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跃研考研网二维码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 2020-06-30 11:27:24 浏览: 494 上传人: 小编 下载次数: 1 格式:docx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简称ACT)发展而来。根据ACT理论,技能的学习分两个阶段: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命题网络,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也就是说,产生式的相似是迁移产生的条件。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简称ACT)发展而来。根据ACT理论,技能的学习分两个阶段: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命题网络,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

一、单选题

 

1.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2.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依次出现的现象是( )

 

A.强化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望梅生畏

 

4.有生命物质(即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 )

 

A.反应性

 

B.反映形式

 

C.感应性

 

D.信号性反应

 

5.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

 

A.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6.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是( )

 

A.思维活动

 

B.语言活动

 

C.认识活动

 

D.意识活动

 

7.产生物体立体(深度)知觉的比较重要线索是( )

 

A.视轴辐合

 

B.结构级差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

 

8.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

 

A.注意的周期

 

B.生物节律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循环

 

9.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10.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1.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 )

 

A.识记

 

B.保持

 

C.重现

 

D.联想

 

12.在刺激物作用下,大脑皮层上过去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的恢复,这种生理机制一般用来解释( )

 

A.想像

 

B.表象

 

C.记忆

 

D.思维

 

1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潮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点赞 点赞 收藏 收藏 分享 分享 关注 关注 “跃研考研网” 公众号,回复 “真题” 获取全套真题资料~
分享到:
温馨提示

取消 下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