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长考研资料 问答百事通 院校数据库 2021考研成绩查询 考研调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文章资讯天津大学2020年分子+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天津大学2020年分子+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9-10-14 浏览 196 来源: 天津大学 作者:

717 普通物理

1. 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核学生对普通物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物理知识面的宽度以及对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和灵活性。

2.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一)力学:40% (60分)

(1).质点与刚体运动学:运动学方程,轨道及轨道方程,速度,加速度及其分量表示。角速度,角加速度,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2).质点、质点组与刚体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3).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简谐振动的合成。平面简谐波方程,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与干涉,驻波。

(二)电磁学:40% (60分)

(1).真空与介质中的静电场:静电场的电场强度,电场力的功,电势。场强与电势的叠加原理,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高斯定理,环路定理。导体的静电平衡问题,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各向同性介质中的D与E的关系与区别。电容,静电场能量。

(2).稳恒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磁场的叠加原理,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应用。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及应用。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安培定律,载流线圈的磁场及在外磁场中所受的力矩。运动电荷的磁场,洛仑兹力。

(3).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自感,互感。自感储能,磁场能量。

(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位移电流,麦氏方程组,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基本性质,电磁波的能量、能流和能流密度。

(三 )光学 20% (30分)

(1).光的干涉:相干光,光程,光程差与位相差,杨氏双缝干涉,薄膜等厚干涉,麦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光的衍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的夫子良和费衍射,光珊衍射。

(3).光的偏振:自然光与线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起偏器与检偏器,线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

(4).光的量子性:光电效应及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光的波粒二象性。

3. 试卷题型及比例

题型以计算题为主,概念题、选择题、填空题和证明题为辅,综合类题占10%左右。

4.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

5. 参考书目

张三慧,《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718 有机化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有机化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化学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有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8~10%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互变异构及构象等。4-6%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4-6%

4.主要官能团(烯、炔、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卤甲酰基、氨甲酰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8-20%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羟基酸、羟基酸、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元素(Mg、Zn、Cu、Li)有机化合物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30-35%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6-12%

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亲核加成,消除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和炔烃的臭氧化、Baeyer-Villiger氧化),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等化合物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缩合反应(羟醛反应、Claisen缩合、Claisen-Schmidt缩合、Perkin反应),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Wagner-Meerwein重排、烯丙位重排、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0-25%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等的生成、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6-8%

9.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及基本合成实验操作及产物的后处理。8-12%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2%

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等已知条件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45%

3.选择填空(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反应活性、酸碱性等)6-15%

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10-30%  

5.分离与鉴别0-8%

6.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6-12%

7.合成题:10-25%

8.实验题(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作用及应用条件,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6-12%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有机化学"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张文勤,郑艳等编,《有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唐向阳,余莉萍等编,《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5年


837 量子力学

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全面认识, 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掌握波粒二相性的概念, 求解简单体系薛定谔方程(包括势阱,谐振子,转子,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运动等)的方法, 波函数的意义.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Compton散射, 戴维逊-革末实验,隧道效应的意义(30%)。
2.掌握对易关系, 算符运算及测不准关系, 守恒量,平均值和矩阵元的计算等。理解二维和三维有心势场的特点。(25%)
3.掌握非简并的定态微扰论, 会写出常见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能够计算波函数至一级修正,能量至二级修正,理解简并定态微扰论和含时微扰论, 了解散射理论(20%)
4.掌握单粒子自旋理论和两个粒子的自旋耦合理论, 理解全同性概念. 对于两个粒子的系统,能够具体写出满足全同性要求的波函数(25%)
二、 试卷题型及比例
简答题, 证明题为40-50%; 计算题 60-50%.
三、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
分享
分享到:
收藏 (0) (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