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长考研资料 问答百事通 院校数据库 2021考研成绩查询 考研调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文章资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9-10-15 浏览 283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金融学综合 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考试要求:

2020 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程考试的考试科目为《金融学综合》,涉及《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的相关内容。重点测试考 生对于上述课程的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与范畴

(1)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及主要内 容、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2)信用

信用的涵义与特征、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的特征

(3)利率

利率的含义与分类、现行利率体系


2.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类型

(2)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的含义与特点、主要的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和 国债回购市场

(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含义与特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


3.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体系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概念、性质、职能、业务及经营管理原则

(3)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类型、职能与业务


4.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含义、分类、成因及治理措施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比较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


5.国际金融

(1)外汇与外汇交易

外汇与汇率的含义、汇率的种类、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 影响、外汇市场、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

(2)国际收支及国际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及调节措施、国际储备的构成、 国际储备的作用和主要来源、国际储备的管理。

(3)汇率制度与货币自由兑换

汇率制度的概念及类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货币自由兑换的概念 及条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三、参考书目

1.钱水土编:《货币银行学》(第 2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

2.韩民主编:《国际金融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6.3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 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考试要求:

1.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感性认识,知道有关内容,能够复现所学知识;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解释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本 知识模块的相关问题;

(3)掌握:要求深刻理解并系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综 合性或复杂性较高的问题。


2.能力要求

(1)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能准确、 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有理有 据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方案。


二、考试内容:

1. 管理导论

(1) 掌握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职能;

(2) 理解管理者及其分类,理解管理者的角色理论,掌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3) 掌握管理的效率(efficiency)及效果(effectiveness);

(4)   掌握决策的概念与决策制定过程;

(5)   理解理性决策、有限理性、直觉决策和循证管理;

(6)   掌握决策类型和决策条件;

(7)   理解制定决策的偏见和错误,了解当今世界的有效决策;

(8) 了解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了解管理的定量方法与全面质量管理;

(9) 了解管理中的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


2. 管理环境与组织文化 

(1) 理解管理的外部环境的构成,了解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

(2) 掌握组织文化的相关概念,它是如何建立和维持的;

(3) 理解员工如何学习组织文化,了解当代的一些组织文化问题;

(4) 理解三种不同的全球观,了解区域贸易联盟和全球贸易机制;了解不同类型的国 际组织、组织如何国际化、如何在全球环境下进行管理;

(5) 掌握全球环境分析的框架,理解霍夫斯泰德的文化评估框架;

(6) 理解员工多样性及其类型,理解员工多样性对管理造成的挑战以及员工多样性管 理的创新措施;

(7) 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理解管理道德。

(8) 理解变革过程,了解组织变革的类型,掌握变革阻力的管理,了解当代变革管理 问题。


3. 计划

(1) 理解计划的含义与原因;

(2) 掌握目标和方案,掌握目标管理和计划过程中的权变因素;

(3) 掌握战略管理的概念与过程;

(4) 掌握企业战略的类型;

(5) 掌握竞争战略,理解竞争优势的作用和竞争优势的保持;

(6) 了解当代的一些战略管理问题;


4. 组织

(1) 掌握组织设计的六项关键因素;

(2) 了解机械式结构和有机式结构,掌握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权变因素;

(3) 理解传统的组织结构类型;

(4) 掌握团队结构、矩阵结构和项目结构、无边界组织、学习型组织;

(5) 理解内部协作与外部协作,了解各种灵活的工作安排方法;

(6) 理解如何激发和培育创新;

(7)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8) 理解如何识别和甄选合格员工,了解如何向员工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掌握如 何留住高绩效员工;


5. 领导

(1) 了解群体的概念,理解群体发展的阶段; 

(2) 掌握群体结构和群体程序;理解群体与团队工作;掌握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3) 掌握沟通的概念与人际沟通过程,理解人际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4) 了解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沟通的流动方向,掌握组织沟通网络;

(5) 了解信息技术与沟通的关系;

(6) 了解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了解人格的类型,理解情绪和情绪智力;掌握直觉 与学习;

(7) 掌握激励或动机(motivation)的概念,理解各种早期的激励理论,掌握当代的 各种激励理论;

(8) 掌握领导的概念,了解领导特质理论,理解领导行为理论,掌握领导权变理论; 了解当代的领导观及 21 世纪的领导事项;


6. 控制

(1) 理解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2) 掌握控制的过程;

(3) 理解如何控制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

(4) 理解测量组织绩效的工具;

(5) 了解当代的控制问题;


三、参考书目

《管理学》(第 13 版)斯蒂芬•P•罗宾斯  (Stephen  P.Robbins)、玛丽•库尔特  (MaryCoulter)著,刘刚、程熙镕、梁晗等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 1 月第 1 版。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考试要求:

1、要求准确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达到经济管理各专业学生本科毕业的基 本要求。

2、学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解决我国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微观与 宏观两个层面上的现实经济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引论

(1)了解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基本内涵

(2)掌握稀缺性、经济与经济体制等基本概念


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

(3)学会运用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定理、弹性理论分析问题


3.效用论

(1)了解不确定性和风险、需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2)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效用比较大化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消费者均衡 及其条件

(3)着重掌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及其图示


4.生产论

(1)了解扩展线、厂商

(2)掌握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3)着重掌握比较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报酬


5.成本论

(1)了解成本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各种短期成本及其关系、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短期 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完全竞争市场

(1)了解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7.不完全竞争市场

(1)了解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含义及特征

(2)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均衡及实现、 寡头垄断市场厂商的均衡及模型

(3)着重掌握不同类型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


8.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了解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买方垄 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3)掌握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 曲线和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9.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了解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社会福利函数

(2)掌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交换的帕累托比较优条件、生产 的帕累托比较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比较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比较优状态


10.博弈论初步

(1)了解博弈论的含义和条件、混合策略均衡

(2)掌握纳什均衡


11.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掌握市场失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及其表现

(2)掌握治理市场失灵的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1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国民收入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之 间的关系、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13.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了解均衡产出

(2)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乘数论、三部门 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4.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1)了解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2)掌握投资的决定、IS 曲线、LM 曲线

(3)着重掌握 IS---LM 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15.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了解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2)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的一般说明、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 规总供给曲线和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6.失业与通货膨胀

(1)了解失业的描述和经济学解释

(2)掌握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描述及分类、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 胀的经济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7.宏观经济政策

(1)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涵义、供给管理的政策

(2)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3)学会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相关经济问题


18.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了解汇率和对外贸易相关概念

(2)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


19.经济增长

(1)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2)掌握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0.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假设、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 特征

(2)掌握名义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三、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 版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 版


考试科目名称:财务会计学 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考试要求:

1、要求准确掌握财务会计学(包括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 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达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本科毕业的基本要求;

2、灵活掌握单独财务报表和企业一般业务的处理,涉及单独财务报表中各会计要素的 确认、计量、记录与列报问题,并能解决和分析企业实际会计问题;

3、掌握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特殊业务的处理,并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注重相关各部 分知识的综合分析及解决企业集团的实际会计问题。


二、考试内容:

1. 总论

(1)掌握财务报告目标;

(2)掌握会计基础;

(3)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特点;

(5)理解掌握各种计量属性的含义(包括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及层次);

(6)理解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1)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类型及其会计处理;

(2)掌握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类型及其会计处理;

(3)掌握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4)理解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3. 存货

(1)掌握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2)掌握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存货各种方法比较及其影响;

(3)掌握存货的期末计量。


4. 固定资产

(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2)掌握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3)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

(4)掌握固定资产的处置。


5. 无形资产

(1)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2)掌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条件及会计处理;

(3)掌握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4)掌握无形资产的处置。


6. 投资性房地产

(1)掌握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和确认;

(2)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3)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4)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7. 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1)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2)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和会计处理;

(3)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4)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5)掌握合营安排的相关概念、认定及分类。


8. 资产减值

(1)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和计量;

(2)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3)掌握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9. 负债

(1)全面了解不同方式形成的流动及非流动负债;

(2)掌握流动负债内容及核算;

(3)掌握非流动负债的内容和核算。


10. 职工薪酬

(1)掌握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2)掌握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3)熟悉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11.  借款费用

(1)掌握借款费用的概念与范围;

(2)掌握借款费用的确认: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条件;

(3)掌握借款费用的计量。


12.  股份支付

(1)掌握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

(2)掌握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3.  或有事项

(1)掌握或有事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概念及特征;

(2)掌握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3)掌握具体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14.  金融工具

(1)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的要求;

(2)掌握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3)掌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与后续计量;

(4)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与后续 计量;

(5)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与后续计量;

(6)掌握金融资产的减值;

(7)掌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的确认、计量及后续计量。


15.  所有者权益

(1)掌握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核算;

(2)掌握其他权益工具的核算;

(3)掌握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

(4)掌握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和核算;

(5)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16. 收入、费用和利润

(1)掌握收入的确认(收入确认的步骤)和计量;

(2)掌握合同成本、取得成本及其摊销和减值;

(3)掌握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4)熟悉各种费用和营业外收支核算的内容。


17.  政府补助

(1)掌握政府补助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18. 所得税

(1)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原理和会计处理程序;

(2)掌握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

(3)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4)掌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5)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9. 财务报告

(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及其列示;

(2)掌握利润表的含义及其列示;

(3)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含义及其列示;

(4)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含义及其列示。


20.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和涵盖期间;

(2)掌握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概念及区别;

(3)掌握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21.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1)掌握持有待售类别的分类;

(2)掌握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


22.  企业合并

(1)掌握企业合并的界定及合并类型的划分;

(2)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

(3)掌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


23.  合并财务报表

(1)掌握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

(2)掌握合并范围的确定;

(3)掌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调整抵销项目的处理,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内部交易及所得税会计等相关的处理;

(4)熟悉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前期准备事项及程序;

(5)熟悉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三、参考书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用书)[M],中国财经出 版社,2019 年版

分享
分享到:
收藏 (0) (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