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长考研资料 问答百事通 院校数据库 2021考研成绩查询 考研调剂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文章资讯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人文社科与法学院硕士考研大纲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人文社科与法学院硕士考研大纲

发布时间:2019-10-17 浏览 370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者: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社会工作原理,共150分)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原理        考试科目代码:331

一、社会工作概论

(一)考试要求

掌握社会工作的历史、基本理念、原理和价值,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具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

1) 社会工作概念及其内涵

2)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价值

3)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流派

4) 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

5) 社会工作教育

6) 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

7) 社会工作研究

(三)试卷结构

1)满分:80分

2)题型结构

a: 简答题

b: 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二、社会学概论部分  

(一)考试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般理论和主要流派,了解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并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

(二)考试内容

1)总论

2) 社会

3)文化

4) 社会化

5) 社会角色

6) 社会互动

7) 社会群体

8) 家庭

9) 社会组织

10) 社会分层与流动

11) 社会规范

12)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3) 社会问题

14) 社会控制

(三)试卷结构:

1)满分:70分

2)题型结构

a: 概念题

b: 简答题

c: 论述题

d: 综合运用题

(四)参考书目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437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80分)

一、 考试要求

考查学生提升解决问题、应对和发展的能力,将人们同向他们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的系统联系起来,促进提供资源和服务的系统效率,发展和完善社会工作实务的技巧和手段。

二、考试内容

1) 社会工作实务概论

2) 社会工作价值观

3)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

4)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本方法与技巧

5) 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本方法与技巧

6) 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本方法与技巧

7) 案例分析

三、 试卷结构

1)简答题

2)综合运用题

 

四、参考书目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第二部分:社会学研究方法(70分)

一、考试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类型、社会学研究的设计、社会测量、抽样方法、资料的收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二、考试内容

1)社会学研究的类型:按不同分类原则划分的各种类型

    2)社会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基本程序、一般过程

3)社会学研究的准备与设计: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内容与调查对象、操作化、研究方案的设计

    4)社会测量:社会测量的概念、尺度、方法、指标与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

    5)抽样:抽样调查的意义、有关抽样的概念、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样本容量

    6)问卷法:文卷法的特点、文卷的结构、问卷的设计

    7)访问法:访问法的特点、类型、程序与技巧、访问员的挑选与培训

    8)观察法:观察法的特点与优缺点、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9)文献法:文献法的优缺点、内容分析、统计资料的分析

    10)资料的整理:审核、统计表与统计图

    11)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种类、普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学术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三、试卷结构(满分70分)

1)概念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4)综合运用题

四、参考书目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一    考试科目代码:614

 第一部分:法理学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运用法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法学导论: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2、法的本体:法的概念、本质和特征;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法的要素释义、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体系、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权利和义务概念、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和分类;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和分类;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法律责任释义、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正当程序。

3、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历史类型、两大法系的特征和区别;法律继承、法律移植和法制改革;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4、法的运行:立法的概念和特征,立法体制,立法过程、程序和原则;守法的根据和理由、守法的主客观条件;执法的种类和原则;司法的特点、要求和原则;法律职业的伦理;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的概念,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法治的概念。

5、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释义、法的价值体系;法与利益、法与人权、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正义、法与效率。

6、法与社会:法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的关系。

三、试卷分值和结构

1、考试分值:75分

2.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2)简述题;(3)论述题;(4)案例分析

四、参考书目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版。

 

第二部分:国际法    

一、考试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公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在有关法律领域的立场与实践,并运用国际公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国际法问题和合理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或办法。

二、考试内容

要求全面掌握指定教材18章的内容,包括:1、导论;2、国际法上的国家;3、国际法上的个人;4、国家领土;5、国际海洋法;6、国际航空法;7、外层空间法;8、国际环境法;9、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10、外交和领事豁免、国际组织的豁免;11、国际经济法律制度;12、人权的国际保护;13、条约法;14、国家责任;15、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16、集体安全保障制度;17、军备控制与裁军;18、武装冲突法

   其中对于导论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国际法主体问题等;领土、海洋、航空和外空、环境等空间的法律问题;国际法上的与个人相关的国籍、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引渡与庇护、国际人权等法律问题;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外交和领事豁免、国际组织豁免;条约法;国家责任;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武装冲突法等宜重点掌握。

三、试卷分值与结构

1.分值:75分

2.题型结构

⑴名词解释

⑵简述题

⑶论述题或案例分析

四、参考书目

邵津主编:《国际法》(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月。

 

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社会学理论基础,共150分)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619]

一、社会学概论部分  

(一)考试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般理论和主要流派,了解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并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

(二)考试内容

1)总论

2) 社会

3)文化

4) 社会化

5) 社会角色

6) 社会互动

7) 社会群体

8) 家庭

9) 社会组织

10) 社会分层与流动

11) 社会规范

    12)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3) 社会问题

14) 社会控制

(三)试卷结构:

1)满分:50分

2)题型结构

a: 概念题

b: 简答题

c: 论述题

d: 综合运用题

(四)参考书目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二、西方社会学理论部分

(一)考试要求

掌握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形成的历史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各种流派的相互关系;掌握西方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学家的理论精髓;并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孔德、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

2)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3)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

4)齐美尔、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5)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

  6)社会批判论

  7)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论

8)新功能主义

9)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10)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11)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12)埃利亚斯的社会学理论

13)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三)试卷内容结构

  1) 满分50分

  2)题型结构

a概念题

b简答题

c论述题

d综合运用题

(四) 参考书目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中的“第六章 皮埃尔·布迪厄”、“第七章 诺伯特·埃利亚斯”、“第八章  米歇尔·福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中国社会思想史部分       

(一)考试要求

中国社会思想史与社会问题:系统掌握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发展轨迹,并学会运用社会学思想理论与方法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

(二)考试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3) 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思想

4)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

5)明代时期的社会思想

(三)试卷内容结构

  1) 满分50分

  2)题型结构

a概念题

b简答题

c论述题

d综合运用题

(四)参考书目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二    考试科目代码:802

 

第一部分: 民法

一、考试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民法总论、物权、债权、继承权、人身权、侵权责任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掌握民法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准确、恰当地运用民法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运用民法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二、考试内容

   掌握民法总论、物权、债权、人身权的内容,了解继承权、侵权责任的规定。

(一)民法总论

1、民法概述2、民事权利主体3、民事权利客体4、民事权利变动5、诉讼时效

(二)物权

1、物权总论2、所有权3、共有4、用益物权5、担保物权6、占有

(三)债权

1、债权总论2、债权分论

(四)继承权

(五)人身权

1、人身权概述2、人格权3、身份权

(六)侵权责任

 

三、试卷分值与结构

1.分值:75分

2.题型结构

⑴名词解释

⑵简述题

⑶论述题或案例分析

四、参考书目

《民法》(第5版),主编:魏振瀛,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二部分:刑法总论

 

一、考试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刑法通论、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备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刑法总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刑法的概念、性质、创制、完善、根据、任务、体系、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2、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的概念和分类,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作为和不作为,危害结果的概念及其分类,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主体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分类,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犯罪故意的概念,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及二者区别,犯罪过失的概念,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包括犯罪既遂形态、犯罪预备形态、犯罪未遂形态、犯罪中止形态;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罪数判断标准,一罪的类型,数罪的类型。

3、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地位,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4、刑罚的概念、功能、目的、体系、种类;刑罚裁量原则、情节;刑罚裁量制度,包括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刑罚执行制度,包括减刑和假释;刑罚消灭的概念、原因,时效,赦免。

 

三、试卷分值与结构

1.分值:75分

2.题型结构

⑴名词解释

⑵简述题

⑶论述题

⑷案例分析

四、参考书目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社会学研究方法 [862]

 

一、考试要求

社会学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类型、社会学研究的设计、社会测量、抽样方法、资料的收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

社会统计学:全面掌握描述统计、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列联表、等级相关、回归与相关、抽样等方法与技术。使用SPSS进行交叉列表分析和x2检验、相关分析、一元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并对输出结果进行正确解释。

 

二、考试内容

1)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类型:按不同分类原则划分的各种类型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基本程序、一般过程

●社会学研究的准备与设计: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内容与调查对象、操作化、研究方案的设计

●社会测量:社会测量的概念、尺度、方法、指标与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

●抽样:抽样调查的意义、有关抽样的概念、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样本容量

●问卷法:文卷法的特点、文卷的结构、问卷的设计

●访问法:访问法的特点、类型、程序与技巧、访问员的挑选与培训

●观察法:观察法的特点与优缺点、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文献法:文献法的优缺点、内容分析、统计资料的分析

●资料的整理:审核、统计表与统计图

●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种类、普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学术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 

2)社会统计学:

●  单变量的统计描述分析

●  两个类别变量关系的描述统计

●  两个尺度变量关系的描述统计

●  类别变量与尺度变量关系的描述统计

●  概率与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  参数估计

●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  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  两个类别变量关系的假设检验

●  两个尺度变量关系的假设检验

●  类别变量与尺度变量关系的假设检验

●  非参数检验

●  抽样

●  时间序列分析

●  用SPSS进行交叉列表分析和x2检验、相关分析、一元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三、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1)题型结构

●概念题(20分)

●简答题(40分)

●论述题(40分)

●综合运用题(50分)

2)内容结构

●社会学研究方法(80分)

●社会统计学(70分)

 

四、参考书目

1、《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社会统计学》(第二版),尹海洁、李树林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3、《社会统计软件SPSS 15.0 for windows简明教程》,尹海洁、刘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潘绥铭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分享
分享到:
收藏 (0) (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