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切换]
微信公众号
跃研微信公众号标识
跃研考研网下拉键
跃研研招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院校代码 : 82101
关注 “跃研考研网”
上岸必备 “神器”
了解更多院校信息,考研资料习题
跃研考研网微信公众号
院校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院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牢记农业科研国家队使命,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发展,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紧扣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矢志开展科技创新与科研协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立了水稻、小麦品种光温反应特性理论,发现并建立了蝗虫、黏虫、小麦条锈病等重大害虫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体系。 ——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和第二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率先构建了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 ——牵头开展了小麦、棉花、油菜、黄瓜、马铃薯、甘蓝、烟草、西红柿等农作物基因组测序,发掘了一批有重要农艺性状的新基因。 ——实现了杂交水稻、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杂交油菜、高产大豆、畜禽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 ——取得了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低产田改造,瘦肉猪、肉鸡、奶牛、肉羊、牦牛等良种繁育体系,优质高效配合饲料和集约化养殖技术,猪瘟、牛瘟、马传贫、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高效疫苗等一大批实用科研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为我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联合组织开展籼型杂交水稻的全国科研大协作,突破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等关键技术,实现“三系”配套,使杂交水稻很快用于生产,并在水稻产区迅速推广,增产20%-5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研制成功马传贫疫苗、口蹄疫疫苗、禽流感疫苗和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利用国产抗虫基因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已达200多个,国产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8%,全国累计推广国产抗虫棉3.5亿亩。之后又研制出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增产超过25%。 ——培育出近30年来我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利用时间最长的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其多抗、丰产、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均超从美国、欧洲引进的优良玉米杂交种,比主推品种增产15%-20%,在病害常发地区增产幅度高达30%。 ——培育出一批以“中双4号”、“中双9号”、“中油杂2号”为代表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综合性状突出,品质、产量和抗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覆盖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1/3以上。 ——培育出一批以“协优9308”、“国稻1号”、“国稻6号”为代表的超级稻新品种组合,高产潜力大、米质优良、抗逆性强,已超过农业部、科技部制定的超级稻第二阶段的产量目标。 ——先后创建了100多个科技型企业,形成了种子种苗、农化、兽用生物制品及兽药、饲料、特色农产品食品及加工品等5大支柱产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院”的方针,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汇聚和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农业科学家。先后有27位两院院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其中有丁颖、金善宝、陈凤桐、冯泽芳、戴松恩、盛彤笙等新中国农业科技的奠基人,有邱式邦、李竞雄、徐冠仁、鲍文奎、朱祖祥、庄巧生、李博、卢良恕、刘更另、李光博、沈荣显、方智远、张子仪、范云六、董玉琛、郭予元、陈宗懋、李家洋、刘旭、喻树迅、吴孔明等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此外,还引进和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等科技领军人物,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等杰出科研团队,形成了一支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院已建立了包括硕士、博士、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近5000人,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先后与81个国家、33个国际组织、6个跨国公司及盖茨基金会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有13个国际机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设立了驻华办事处,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27个。组织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农业科研与教学单位参加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挑战计划”、盖茨基金会“绿色超级稻项目”等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禽流感疫苗、沼气、杂交水稻以及小型农机具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纷纷走出国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起的“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已成为国际上很有影响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充分发挥学科、专业门类齐全,高级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中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价、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区划、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宏观战略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今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已拥有32个直属研究所与9个共建研究所,全院科研人员5000多名,形成了作物、园艺、畜牧、兽医、资源与环境、工程与机械、质量安全与加工、信息与经济等8个学科集群、130多个学科领域、300多个研究方向的学科体系,建成了49个国家与部门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等科技创新平台,9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与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9个国家与部门野外台站、25个国家产业技术与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支撑平台,以及38个国家与部门质检中心、7个国家或OIE认可的参考实验室等科技服务平台,为加快提升全院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农业科技激烈竞争的态势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更高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紧紧围绕“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和“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的重大使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和重大科技命题的策源地;全面提升对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成为国家农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全面提升宏观决策咨询能力,成为国家“三农”问题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重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着力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更加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引导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
http://www.caas.net.cn/index.shtml
010-82109689,82106766,82106609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热门院校

1
169236↑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于1984年6月正式成立,是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详情]
2
154157↑
    从1917年沙滩红楼的研究所,到今天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北京[详情]
3
99649↑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详情]
4
98623↑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详情]
5
94748↑
  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最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新中[详情]
6
90570↑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详情]
7
87665↑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详情]
8
86020↑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详情]
院校公告
招生简章
院校导师
余龙
余龙
招生专业:力学
李新雷
李新雷
招生专业:
胡新韬
胡新韬
招生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谢希贤
谢希贤
招生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李钢
李钢
招生专业:国民经济学
苏岩
苏岩
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

跃研考研网微博
跃研微博
跃研考研网公众号
跃研公众号
电话标识
咨询热线
4000-888-211
跃研部分考研学习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除跃研本站原创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核实后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北京心专注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346号
备案号:京ICP备17008620号-1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院1号楼1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