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唯一一所按国家“211工程”框架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02年创建的贵州大学堂,历经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为贵州大学亲笔题写校名。1997年8月,原贵州大学和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完成了第一次合并组建,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和原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新的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现有花溪北校区、南校区、蔡家关校区,以及茶店、太慈桥、小关、罗汉营、沙冲、香狮路等9个校区,分别分布在贵阳市两城区和市西南郊。学校行政中心位于绿荫葱茏,溪水蜿蜒的花溪河畔北校区。学校占地面积4498.5亩,其中校园面积3328.5亩,教学实验场117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24.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80.88万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贵州主节点建在贵州大学,已建成联接一校9区的校园网。
贵州大学现有24个学院,101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1965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39566人,研究生2399人。
贵州大学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目前,全校在职教职工4892人,有专任教师2632人,其中教授249人,副教授840人,占教师总数的41.4%,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22.1%。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省管专家5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6人;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19人。同时,还选拔培养了200余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
近5年来,贵州大学共承担科研项目98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和省(部)级课题796项,获奖119项,获发明专利24项。出版学术专著,编写教材137部,发表学术论文6031篇。在粮食、玉米、烤烟三个“百万亩工程”以及绿色农药、CAD应用、结构、采矿工程、地质找矿等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30多亿元。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制定了“十五”建设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力争把贵州大学建成“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并有贵州地方特色和自身学科优势的高水平大学,为贵州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