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主要从事重离子物理基础和重离子束应用研究、相应发展先进粒子加速器及核技术的基地型研究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离子科学研究中心。目前,近代物理研究所还协同国内相关单位,承担着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国家进行了总体部署,决定在兰州建立一个核科学研究基地。1957年春季,著名核物理学家杨澄中先生带领从中国科学院原物理研究所选调的20多名科技人员来到兰州,与甘肃省委调配的党政干部一起,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重点,同时开展核技术应用研究,培养核科技人才和队伍。 1958年6月,二机部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在兰州成立了613工程处,筹建“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大项目之一的1.5米回旋加速器。 1962年1月,中国科学院和二机部决定将兰州物理室和613工程处合并,成立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隶属二机部。1967-1970年,圆满完成了两项国防科研任务,为我国“两弹”研制做出了贡献,相关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3年3月,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根据周恩来总理批示的文件,近代物理研究所由二机部划归中国科学院,确定以低能重离子核物理为主要研究领域,同时积极开展重离子应用研究。 1988年12月,由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设计建造的国家“七五”重大科学工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 2007年12月,国家“九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建成并投入运行,2008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近代物理研究所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三项大科学工程建设,建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创造了先进的实验条件,取得了以新核素合成、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重离子治癌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使我国进入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国际先进行列。同时,在核技术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于1991年8月成立,实行开放共享的体制,已经为国内外一百多个用户提供了实验条件。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实验室与一些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和多个青年科学家小组。 近代物理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活跃在国际学科前沿的人才队伍。目前,全所职工874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高级职称科技人员223名。69位研究员中,45岁以下人员占58 %。全所有博士学位人员222人,硕士学位人员243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96人,在站博士后5人。 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近代物理研究所已成为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高能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之一。50多年来,在重离子物理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完成了国家和省、部委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二十多种新核素,并承担了国防科研Ⅰ、Ⅱ号任务,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底,获中国家级奖励1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54项。主要科研成果先后8次入选两院院士和有关部门评选的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全国十大科技进展、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和全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重(轻)离子合成新核素及衰变性质、核结构和生成机制研究“入选建国60周年“创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近代物理研究所被评为全国首批3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之一、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被国际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优秀科研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等。 我们将继续发扬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练科学目标,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获得更多的重要科研成果,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努力实现核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